(2023版)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單元同步訓練及期中期末測試合集(含答案)【可編輯修改】
《(2023版)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單元同步訓練及期中期末測試合集(含答案)【可編輯修改】》由會員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(2023版)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全冊單元同步訓練及期中期末測試合集(含答案)【可編輯修改】(65頁珍藏版)》請在讀根文庫上搜索。
1、統編版(2023版)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目 錄第一單元綜合訓練1第一單元綜合訓練答案5第二單元綜合訓練6第二單元綜合訓練答案10月末綜合訓練一11月末綜合訓練一答案16第三單元綜合訓練17第三單元綜合訓練答案21第四單元綜合訓練22第四單元綜合訓練答案26期中綜合訓練27期中綜合訓練答案31第五單元綜合訓練32第五單元綜合訓練答案36第六單元綜合訓練37第六單元綜合訓練答案41月末綜合訓練二42月末綜合訓練二答案47第七單元綜合訓練48第七單元綜合訓練答案53第八單元綜合訓練54第八單元綜合訓練答案58期末綜合訓練59期末綜合訓練答案64第一單元綜合訓練一、積累與運用。1.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
2、正確的一項是()A.拘束(s)迂回(x)襟飄帶舞(jn)B.羞澀(s)冠冕(min)芬芳馥郁(x)C.綴滿(chu)婆娑(sh)翠色欲流(li)D.渲染(xun)旖旎(n)碩大無朋(shu)2.下列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()A.宅院迷蒙柔美孤芳自賞B.綠毯禮貌渾濁一碧千里C.眼簾照耀笨拙顧影自憐D.愁冤酒脫單薄參差不齊3.對“心馳神往”一詞中的“馳”,解釋正確的一項是()A.跑得很快B.傳播C.向往D.松開4.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,判斷有誤的一項是()A.在這境界里,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,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。(比喻)B.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,從墻上窺著行人。(比喻、擬人)C.
3、走了許久,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!(比喻)D.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,我是婚禮的冠冕,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后的祭獻。(排比)5.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()A.草原一文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。B.宿建德江是一首描寫山水風光的名詩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風光的熱愛。C.花之歌是黎巴嫩的作家紀伯倫的作品。D.“蒙漢情深何忍別”既是草原一文的中心句,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體現。6.下列詩詞不是描寫田園風光的一項是()A.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。B.綠樹村邊合,青山郭外斜。C.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。D.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7.下列習作題目不適合發揮想象的是()
4、A.飄在天上的日子B.我是一朵七色花C.難忘的一件事D.二十年后的我8.根據課文內容和知識積累完成練習。(1),望湖樓下水如天。(2)舊時茅店社林邊,。(3)在天底下,而并不茫茫。四面都有小丘,是綠的,也是綠的。(4)“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亂入船”中,一個“”字,突出了天氣變化之快;“”和“”兩個字,寫出了暴雨之大、雨點之急。(5)“明月別枝驚鵲,?!边@兩句選自宋代詞人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。讀了這首詞我會想起描寫“月”的詩句:,。(6)過故人莊中“,”兩句,將視角從窗外轉入屋內,寫出了農家生活的情趣。二、閱讀與欣賞。(一)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后面的題目。苜蓿和中午的妙境(節選)我喜歡去植物
5、園,是為了靜。靜,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,不只是對那些抽象的東西如心靈、寂寞之類。它使我聽見鳥聲,聽見水聲,聽見四腳爬蟲在草葉間窸窸窣窣的“走路”聲,聽見A令耳朵聽得更深。它使我看見葉面上的“血脈”,看見樹頂間的青天,看見B令眼睛望得更遠更細,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那無盡的腳邊也不過是一片極靜的幽林。前幾天,我偶然在中午的時候去了植物園。滿溢的陽光到處灑上了金粉,連曲徑上的小碎石都艷了起來。一切的靜依然靜著,卻不知由哪兒飛來了許多花的訪客那些橫飛的蜜蜂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著若隱若現的紫色消息,一只淘氣的蜜蜂把它傳給旁邊的野花。那野花像一朵淡黃的云,輕柔得仿佛輕風一吹就會散。那只蜜蜂一站到花心
6、上去,花莖就不勝負荷地彎垂了下來?!疤乩?”仿佛有一聲甜美的呼喊,()得蜂兒直()起來,花兒才又彈簧似的()回原位,()直了花梗。(有改動)1.結合文章,說說你對“靜,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”的理解。2.仿照前面一句的內容,在第段中的兩處橫線上分別補寫一個句子。3.在第段中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動詞。4.體會并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。(1)滿溢的陽光到處灑上了金粉,連曲徑上的小碎石都艷了起來。(2)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著若隱若現的紫色消息,一只淘氣的蜜蜂把它傳給旁邊的野花。5.用簡潔的語言概括“苜蓿和中午的妙境”是一種怎樣的境界。(二)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后面的題目。又到秋天初秋的早晨已變
7、得沉靜,太陽也姍姍來遲了。天空抹上了一層淡淡的青灰,略顯著憂郁的神情。秋天收斂起張揚,進入了沉思。我們每每會被季節里異彩紛呈的景致感染,陶醉其中,而不能自拔。而我,似乎對秋天情有獨鐘;到了秋天,心中會自然涌動起一股纏綿的情誼。并且,只有到秋天,才會產生濃濃的醉意。我在秋天里徜徉,在秋天里沉醉,又在秋天滄桑的目光中,去感受她的靜謐與安詳。秋天深情的回眸,是否會把我們帶到遙遠的歲月?我們曾經蒙昧無知,我們曾經天真無邪;我們曾經在無憂無慮中沐浴燦爛的陽光,呼吸潔凈的空氣;我們又曾經在童年的夢里編織絢麗的彩虹。(有刪改)1.根據上下文解釋詞語。(1)姍姍來遲:(2)無憂無慮:2.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
8、?用“”在短文中畫出來。3.“我”喜歡秋天嗎?你從哪里看出來的?4.對短文最后一段理解錯誤的一項是()A.主要寫了作者對秋天的贊美。B.寫出了作者對童年的留戀。三、口語交際。小剛對小麗說:“我原定于后天上午和你的鄰居小明去博物館,可我因為有事不能去了,請你幫我轉告小明,順便問他,時間改為后天下午行不行?!碑斕煜挛?小麗放學回家遇到小明,她該怎么對小明說?請寫下來。四、習作。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,大自然是奇妙絢麗的。大自然里的花草樹木,鳥獸蟲魚這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中。要求:以“的大自然”為題,寫一篇習作;用上排比的修辭手法;不少于500字。第一單元綜合訓練答案一、1.D2.D3.
9、C4.A5.B6.D7.C8.(1)卷地風來忽吹散(2)路轉溪橋忽見(3)一碧千里平地小丘(4)未跳亂(5)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示例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(6)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二、(一)1.靜可令人耳朵聽得更深,令人眼睛望得更遠更細。2.示例 A小花在陽光下開放的聲音B藍天上的絲絲白云3.嚇跳彈伸4.(1)“艷”字把陽光照射下的小碎石的亮麗色彩生動地表現出來。(2)“躲躲藏藏”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寫出苜蓿隱在草間開放的情態。5.在中午的靜謐時分,陽光的照射使一切充滿夢幻色彩,一切在靜謐中充滿著生機、活力。(二)1.(1)形容太陽來得很晚。(2)沒有一點憂愁和顧慮。2.天空抹上了一層淡淡
10、的青灰,略顯著憂郁的神情。3.“我”喜歡秋天,從“對秋天情有獨鐘”“只有到秋天,才會產生濃濃的醉意”等語句可以看出來。4.A三、示例 小剛對我說,他原定于后天上午和你去博物館,可他因為有事不能去了,讓我轉告你,順便讓我問問你,時間改為后天下午行嗎?四、略第二單元綜合訓練一、積累與運用。1.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()A.崎嶇(q)泥丸(wn)磅礴(pn b)B.擎天柱(qn)殲滅(qin)璀璨(chu cn)C.瞻仰(zhn)屹立(y)千鈞一發(jn)D.繃臉(bn)逶迤(wi y)黑魆魆(x)2.下列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()A.懸崖冰雹山澗排山倒海B.檢閱敵寇欄桿粉身碎骨C.會集爆破波璃
11、昂首挺胸D.隆重掄拳完畢熱血沸騰3.給句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解釋,將序號填入括號內。A.標準,法則B.典范性書籍C.典禮D.(書)主持,主管E.典故(1)新華字典是我們學習語文的好幫手。()(2)參加開國大典的群眾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動。()(3)雷鋒是我們學習的典范。()(4)用典,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。()4.下列詞語搭配有誤的一項是()A.強烈的陽光B.激烈的心情C.熱烈的掌聲D.劇烈的疼痛5.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()A.在會上,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。B.我們認真聽取了校長的報告。C.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臺上。D.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。6.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
12、項是()A.紅軍不怕遠征難,萬水千山只等閑。B.“多好啊!”他在自言自語。C.這莊嚴的宣告,這雄偉的聲音,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。D.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、西城的街道流去,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。7.下列句子中關聯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()A.郝副營長寧愿犧牲自己,也要為后續部隊照亮前進的道路。B.只有刻苦學習,持之以恒,才能攀登知識的高峰。C.即使明天的天氣晴朗,我們也要去郊游。D.因為時間很緊迫,所以這項任務要抓緊完成。8.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?選擇相應的序號。A.比喻B.擬人C.夸張D.反問(1)五嶺逶迤騰細浪,烏蒙磅礴走泥丸。()(2)我們怎能忘記那些壯烈犧牲的革命者呢?()(3)沒
13、有風的打擾,水面很平靜。()9.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,正確的畫“”,錯誤的畫“”。(1)七律長征一詩中,“三軍”指的是海、陸、空軍。()(2)燈光一文的作者是戰地記者王愿堅。()(3)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。()(4)一篇演講稿要有說服力,不僅要有鮮明的觀點,還要選擇合適的材料說明觀點。()10.根據課文內容和知識積累完成練習。(1)“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橋橫鐵索寒”中的“”和“”是作者當時心境的一種體現,也是作者感受的表達。(2)狼牙山五壯士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,可以概括為接受任務、痛擊敵人、英勇跳崖五個部分。其中詳寫的是、三個部分。(3)開國大典舉行的時間是年
14、10月1日,會場設在。文章在描寫開國大典的場面時,運用了的方法。(4)我們雖然身份普通,但也要關心國家的安危存亡,正如陸游所說“”。二、閱讀與欣賞。(一)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后面的題目。國旗,冉冉升起寬闊的長安街上,華燈還在淡淡的晨霧中閃爍,()的人們已從()匯集到天安門廣場,急切地等待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升旗儀式這一莊嚴時刻的到來。當東方出現一抹魚肚白時,歌唱祖國的雄壯的軍樂聲劃破長空,在廣場上空回響。矯健的國旗護衛隊()地走出天安門,邁上金水橋。威武高大的擎旗手,肩扛國旗,在36名護旗手護衛下,正步跨過長安街走向廣場,他們身后是60人的軍樂隊。()的廣場瞬時靜下來,人們的目光集中到這支隊
15、伍上。迎著初照的曙光,在莊嚴的國歌聲中,鮮艷的五星紅旗()?!熬炊Y!”軍人行軍禮,少先隊員右手高舉過頭頂行隊禮,廣場上15萬群眾凝視著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行注目禮。莊嚴,肅靜,神圣。在雄壯的國歌聲中,五星紅旗升到旗桿頂。廣場上,金水橋畔,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,人們(),熱淚盈眶,仰望著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,久久不愿離去。1.將下列詞語填在文中相應的括號里。四面八方英姿勃勃成千上萬萬頭攢動心潮澎湃冉冉上升2.在升國旗時,軍人要行,少先隊員行,群眾行。3.找出第2段中描寫升旗隊伍動作的詞語。4.文章最后一段寫出了人們怎樣的心情?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?(二)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后面的題目。飛奪瀘
16、定橋(節選)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,是由十三根鐵鏈組成的。兩邊各有兩根稍高的鐵鏈,算是橋欄;底下并排九根,鋪上木板,就是橋面。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,就像蕩秋千似的?,F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,只剩下鐵鏈。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,他們憑著天險,瘋狂地向紅軍喊叫:“來吧,看你們飛過來吧!”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。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。號手們吹起沖鋒號,所有武器一齊開火,槍炮聲,喊殺聲,霎時間震動山谷。二連擔任突擊隊,22位英雄()著沖鋒槍、短槍,()著馬刀,()著手榴彈,()著敵人密集的槍彈,()著鐵鏈向對岸沖去。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,戰士們除了武器,每人帶一塊木板,一邊
17、前進一邊鋪橋。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,敵人就放起火來,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。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,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:“同志們!為了革命事業,為了最后的勝利,沖呀!”英雄們聽到號召,更加奮不顧身,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,沖進城去,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。激戰了兩個小時,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,其余的都狼狽地逃跑了。(有改動)1.選擇恰當的動詞填寫在文中的括號里。拿攀背帶冒2.戰士們飛奪瀘定橋時遇到的困難有()。(多選)A.沒有武器B.橋上無板C.敵人固守D.敵人火攻3.“飛過來吧”含有什么意思?()(多選)A.在敵人眼中,這沒有木板的鐵索是無法通過的,除非能長翅膀“飛”。B.在敵人看來,紅
18、軍就算能攀索過來,在他們強大的火力封鎖下,也無法到達橋頭,除非能從空中突然“飛”降下來。C.敵人十分狂妄,瞧不起紅軍。4.根據意思寫出文中的成語。(1)形容事態極其危險。()(2)奮勇直前,不顧生命。()5.讀了文章,你對飛奪瀘定橋的紅軍戰士有何評價?三、口語交際。你們班即將舉行演講比賽,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話題參加比賽,把你的演講稿簡要寫下來。四、習作。在學校里或學校外,你都參加過哪些活動?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動寫下來。要求:題目自擬,把活動的過程及印象深刻的原因寫清楚。不少于500字。第二單元綜合訓練答案一、1.B2.C3.(1)B(2)C(3)A(4)E4.B5.C6.D7.C8.(1)A
- 配套說明:
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,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,非文檔質量問題。
- 特殊限制:
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、國徽等圖片,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,禁止商用。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。
- 關 鍵 詞:
- 可編輯修改 2023 小學語文 六年級 上冊 單元 同步 訓練 期中 期末 測試 答案 編輯 修改
